DB3415∕T 74-2024 秋月梨病虫害调查及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六安市)

ID

22BBBBDB82B74D1688C3BFD60A204046

文件大小(MB)

0.43

页数:

12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10/2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ICSICS,65.020.20 65.020.20,CCSCCSCCS,B 16 3415,六安市地方标准,DB 3415/T 74—2024,秋月梨病虫害调查及绿色防控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vestigation on pests and diseases, and the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yrus pyrifolia,2024 - 08 - 21发布,2024 - 08 - 21实施,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3415/T 74—2024,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皖西学院提出,本文件由六安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皖西学院、六安市友佳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叶集区久丰果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叶集区农业农村局、六安市叶集区农技农机中心、六安市叶集区果缘果树种植有限公司、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六安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中心、六安市林业工作总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娟娟、宋浩、刘皋、陈雨路、陈存武、张桥、管昌宝、陶友权、吴启兵、王清明、王光辉、张广胜、朱旺生、王洁、孙欣、张传军、朱成友、王晚生,DB 3415/T 74—2024,1,秋月梨病虫害调查及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秋月梨病虫害调查及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秋月梨病虫害调查及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秋月梨病虫害调查及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秋月梨病虫害调查及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秋月梨病虫害调查及绿色防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确立了秋月梨病虫害调查及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相关的术语和定义,并规定了调查统计、主要病虫害种类、绿色防控原则、绿色防控措施、档案管理等内容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秋月梨病虫害调查及绿色防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施用准则,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绿色防控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采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控和化学防控等绿色防控措施,既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又促进秋月梨生长健壮,增强秋月梨抗病虫害能力,4 调查统计,踏查 4.1,根据秋月梨种植园地的分布情况设计踏查路线,沿选定路线观察秋月梨病虫害发生情况,踏查时及时采集标本,做好采集记录。踏查路线不宜重复,标准地调查统计 4.2,4.2.1 设立标准地,在踏查的基础上设立临时标准地,标准地面积宜为666.7 m2~2000 m2,随机抽取10至15株秋月梨植株进行调查,记录病虫害的种类、受害部位及受害程度等,同时采集标本,拍摄病虫害或危害状的照片。记录调查数据,具体样式可参考附录A,DB 3415/T 74—2024,2,4.2.2 病害标准地调查统计,4.2.2.1 叶部、枝梢、果实病害标准地调查,抽取10至15株秋月梨植株,以叶片、枝梢、果实为单位进行调查,确定秋月梨受害程度,病害分级见表1,表1 秋月梨病害的分级标准,病害分级,发病程度,代表数值,Ⅰ级,发病或几乎无病,0,Ⅱ级,1/4以下干、枝、叶、果感病,1,Ⅲ级,1/4至1/2干、枝、叶、果感病,2,IV级,1/2至3/4干、枝、叶、果感病,3,V级,3/4以上干、枝、叶、果感病或树木死亡(包括枯死),4,4.2.2.2 感病指数按公式(1)计算:,.=Σ(.×.).×..4×100 (1),式中:,Dp----为感病指数,单位为%;,Pi----为第i级感病株数,单位为株;,Ni----为第i级代表数值,单位为1;,Pt----为调查总株数,单位为株;,N4----为最高一级(第4级)代表数值,单位为1,4.2.2.3 干(根部)病害标准地调查,抽取10至15株秋月梨植株,以株为单位进行调查,统计健康、感病和死亡的植株数量,确定秋月梨受害程度,病害分级见表1所示。计算感病指数。记录调查数据,样式可参考附录B,4.2.3 虫害标准地调查统计,4.2.3.1 刺吸、食叶害虫标准地调查,在标准地内按对角线抽样法抽取10至15株秋月梨植株,统计每株植株上害虫虫蛀率或叶子受害率或食叶害虫数量,确定秋月梨受害程度,虫害分级见表2,4.2.3.2 蛀干害虫标准地调查,在标准地内按对角线抽样法抽取5株秋月梨植株,每样株在树冠上、统计每株植株上害虫数量,确定秋月梨受害程度,虫害分级见表2,4.2.3.3 地下害虫标准地调查,在虫害已发生区域,按各立地类型挖土坑进行调查,样坑数量每2000 m2设1个,土坑均匀分布,同一立地类型土坑总数不超过10个,土坑规格为1 m×1 m或0.5 m×0.5 m,深度至无害虫止,统计害虫数量,确定秋月梨受害程度,虫害分级见表2。记录调查数据,样式可参考附录C,DB 3415/T 74—2024,3,表2 秋月梨虫害的分级标准,虫害类型,虫害分级,发病程度,刺吸害虫或食叶害虫,轻度,有虫株率30%或叶子受害率20%以下,中度,有虫株率30%~50%或叶子受害率20%~50%,重度,有虫株率或叶子受害率50%以……

……